close

不良的商業斂財

當前媒體對靈異節目誤導式的傳播

      當前最常出現在媒體上的資訊重點有下列幾項:政治、新聞、連續劇、綜藝,靈異節目與電影,基本上ㄧ般大眾所接收到的節目還是以政治權謀、流行時尚與宗教文化為背景來製作的居多。然而可能誤導民眾而造成對文化上不了解的媒體資訊還是以錯誤的宗教文化觀念最為嚴重。然而在宗教文化在傳播媒體上的節目十分的兩極化,有不良影響的節目如:靈異節目,一些宣傳仙佛神威的連續劇、電影等等。雖然也是有較為正向解讀宗教文化的節目與資訊,但數量在相對比較之下還是極少量。雖然靈異節目老早就出現在台灣的媒體之上,而這一兩年來似乎漸呈風起雲湧之勢,更是引起ㄧ般大眾的注意。

  然而我們有必要澄清何謂「靈異節目」?

      其實「靈異」這個字眼並不一定單單用來指宗教信仰上的神秘現象而已。凡是不可思議、超出常理所能理解、超自然的奇異現象,常常也被歸類為靈異現象。ㄧ般大眾往往將靈異現象與宗教信仰聯想在一起,嚴格說來,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靈異現象不一定就是得自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也不必然會產生靈異現象,這是我們應先澄清的。不過,許多人倒是習以為常地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試圖解釋神秘的靈異現象,以致於認為宗教信仰背後都有某種靈異世界存在。 然而用宗教信仰的角度來詮釋靈異現象,就是造成「迷信氾濫」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許多靈異節目就明顯地濫用擬似性的宗教信念,特意以暗示或誇大的手法來解釋民間若干靈異現象。

      自從電視節目「玫瑰之夜」鬼話連篇單元,開啟了靈異節目的製播路線之後,許多傳播媒體業者便紛紛跟進,大量推出靈異節目。例如:博視資訊台、TVBS、飛梭、華衛都曾推出靈異節目,邀請觀眾、藝人上節目敘述親身經歷,並且邀請所謂的「專家」來解析靈異現象。節目內容除了散播一般的靈異現象外,也包括超自然現象、命理和民俗禁忌等話題。這些節目的播出時段、內容與呈現方式,都引起相當大的爭議。至於我們當如何面對這些曾經播出或正在播出的靈異節目,我想首先應該從認識這些靈異節目的內容與特質來著手。因此,讓我們先簡單的概略一下這些節目:

 

1.台北燃燒夜─穿梭陰陽界:由三立台播出,探討靈異現象的相關行業、鬼故事、民俗禁忌及超自然現象。將靈異現象﹑民間傳說﹑民俗信仰等等內容一起呈現在螢幕上,給人一種新鮮卻混淆的觀感,以為這些內容都是出自同樣的來源------靈異世界。

2.台灣靈異世界:三立綜藝台所製作的節目。請來台灣的命理學家介紹收驚、祭改、安神位、米卦、犯沖、打手印催符等等內容。不過,這個節目的製作態度似乎比較「收斂」了一些,民俗信仰的介紹比較多,不至於靈異得太離譜。  

3.接觸第六感: TVBS的所報導的靈異內容分為四個單元。包含報導與社會時事相關的奇異現象、異象奇談、玄機妙談及風水。請所謂的「專家」來解析靈異事件、手相、面相、紫薇斗數、風水等問題。這個節目涵括許多報導,也嘗試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靈異問題。當然這個節目同樣也認定存在著另外一個靈異世界,問題在於它將民俗信仰的內容與靈異現象混在一起討論,很容易誤導觀眾對於民俗信仰的正確認識。

4.黑色星期五:飛梭電視台所播出,內容除一般的靈異現象外,還有一個「鬼王大車拚」單元,從觀眾所拍攝的鬼故事V8影帶中,選出所謂的鬼王與鬼后。將靈異題材予以視覺化﹑娛樂化,以達到擴大觀眾參與度的目的。但是,靈異題材是否應該作為大眾媒體的熱門賣點,卻是相當值得商榷的。

5.命理乾坤:國衛頻道以隨機選抽號碼的方式,來求取「籤詩」,由命理專家現場解答CALL IN觀眾所求問的家庭﹑婚姻﹑財運等問題。

6.知命掌運:TV4鳳凰台也是以八字﹑改運﹑吉祥印章為重心,由星相學專家來主答。

7.未來心世界:華衛電視台的則是由女老師扮演現代尪姨的角色,雖然並未「牽亡魂」,卻即席解答婚姻﹑感情等問題。

      最引起爭議的節目之一,便是所謂「觀落陰」的現場節目。「觀落陰」原先為民間信仰的內容,如今被搬上有線電視節目,由法師當場作法,引導現場觀眾下陰間,與自己過世的親友會面。這樣的節目可說是名符其實的「現場表演」﹑「立即體驗」,比其他的靈異節目更具有臨場感。法師透過「淨壇」儀式﹑誦經引路儀式﹑焚燒符紙等等方式,引領以黑布及符紙蒙眼的現場觀眾進入陰間探親。節目現場佈置成所謂的「陰間遊覽車」,還必須收取「入場券」才能參加。「觀落陰」節目巡迴台灣各地表演,許多善男信女都爭相報名,希望能親自體驗陰陽相會的靈異經驗。我們可以將這種型態的靈異節目稱之為現場的「靈異虛擬實境」。

      當然也有一些節目企圖以理性討論或引經據典的方式來呈現。現象追蹤點:博視資訊台所播出的節目,邀請「專家」與知名藝人來探討一些神秘的靈異現象。

1.心海羅盤:華衛綜合台所播出的節目,以易經解析的方式來談論人生的道理、感情的問題,並運用易經及各種宗教觀點為觀眾找出解決之道。「易經」在一些有線電視節目中經常被引用。

2.論易經看人生:蓬萊仙山電視台所播放的節目,說是從易經的觀點來談論八字、運途、婚姻、事業、財運等等常見的問題。

      只是這類的節目對於民俗信仰的詮釋仍然相當牽強,對於易經本身的解釋也極為有限,非常的穿鑿附會,至於手相、面相、紫薇斗數、風水、八字、運途、婚姻、事業、財運、收驚、祭改、安神位、米卦、犯沖、打手印催符等問題在正統的道教中並不是沒有這方面的學識存在。對照我本身對玄學的瞭解就以風水學來說:風水學必須是與八字作多方面的配合,並非像是節目中看一看有沒有路衝、哪裡放個小水晶、寶石就可以如何如何等等,這些都有很重的商業行銷氣息存在;更何況真正的風水學與現在的建築學科是可以配合的,所用到的「羅盤」就是一個很精密的角度量規器,其原理就如同在機械領域上時常會用到的測量器具「游標卡尺」。

      其實許多靈異節目或民俗信仰的節目,都是以販賣成藥為主,以節目製作為傳播手段。國會頻道的「鬼谷子靈讖」節目,除了以觀眾姓名筆劃數目來「求讖語」,由主持人扮演民俗心理醫生及電視算命仙的角色以外,主要就是廣告治病的奇特藥品,以專線電話來受理藥物之訂購。 然而當靈異節目受到輿論指責以及新聞局的取締以後,許多電視台便轉而推出民俗信仰成份較多的節目,這類節目較難取締。除了「鬼谷子靈讖」這樣的節目繼續播出以外,還有一大堆類似的節目正在有線電視頻道上播出。這些節目的共同特色之一,都是大力廣告主答專家、來賓在台灣各地所分設的服務電話、服務處聯絡地址。需要進一步解答、改名、解厄的觀眾,可以在節目之後另行聯絡,商業氣息相當濃厚。

      至於宣傳仙佛神威的連續劇與電影例如之前的「濟公」、「布袋和尚」,較為近期的如「媽祖」、「新戲說台灣」等等,更有一些如吸血鬼與聖經、殭屍與符令等等的電影。這些看起來像似打發時間、聽人講古的節目實際上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將一些對於我們所認識的宗教與文化給扭曲、醜化讓ㄧ般大眾無法正確的去解讀我們身邊的宗教與文化,更是進一步的排斥它、甚至是辱罵、提議破壞等等,身為現代的知識份子實為對此感到痛心。

不當媒體傳播的影響

      其實,許多靈異節目及民俗信仰節目的製作單位也都知道這些節目的「副作用」。他們認為,靈異節目應從娛樂角度來製作,例如鬼故事的敘述應予以戲劇化。有的節目單位表示不會製作恐怖的畫面,只會考慮趣味性、報導性而已。但是,事實不然,觀眾卻不一定會從這個角度來觀賞節目。許多人已經被靈異節目的恐怖畫面、聲音嚇壞了,心理產生更大的不安,對人生方向更為不確定。這也難怪電視上的民俗信仰、算命、籤詩解答、改運等節目會大行其道了。這些節目一窩風著重於靈異現象的製作方針,引發觀眾的好奇及連帶之負面影響,一名仁愛國中學生甚至受影響因而上吊自殺。

  於此風氣的流行,電視評鑑委員會議作出五點規範,如下:

1.希望製作單位在製播靈異節目時,不要純然鼓吹迷信,應該加上美學、文學、科學及教育的觀點,並且在研究靈異現象時,還能邀請生物學家表達生物科學上的相關看法。

2.製作單位不得邀請十八歲以下青少年或來賓參加節目的錄製。

3.而節目主持人在串場與結論時,應避免採用「迷信」的口吻;

4.同時在節目播出時,還要加上預警性的字幕;

5.播出時間必須在晚上九點半以後。

      上述這些規範其實都是「包裝性」的治標之道,根本沒有治本。由大眾傳播媒體所引發的亂象,實際上還不只是帶有宗教色彩的節目對我們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破壞,還包括了頻道購物的氾濫、性愛節目的踰越尺度、靈異節目的盛行﹑暴力節目的增加等。除了新聞局的取締以外,仍有許多相關問題需要檢討。學者瞿海源教授便曾指出傳播媒體的病症。

      他指出傳播媒體因為擋不住商業邏輯的規範和運作,而製播靈異節目,強調怪力亂神,甚至連三家無線電視台也是如此。宋七力事件爆發之後,傳播媒體並未因此有所收斂,三家無線電視台反而大量推出靈異節目,暴露出反省的能力的嚴重缺乏,遂使社會風氣受到相當嚴重的影響。

  大眾傳播媒體必須負起社會教育責任,這也是每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者與每一個學子應該大力呼籲與監督之處。我們可以運用與論力量來促使政府單位重視傳播媒體的監督工作,並落實相關法律的制定及施行。新聞相關單位更不應在發生嚴重的社會問題以後,才來檢討與糾舉傳播媒體,而應該重視「預防性」的工作,平日就應注意大眾傳播媒體是否對社會人心產生負面的影響,隨時密切加以監督改進。

  另外,我們也應該努力的去支持一些好的大眾傳播資訊。近年來,佛教在宗教節目的製播上不遺餘力,造成相當有效的傳播效果,然而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也正是更多能深入人心的大眾傳播資訊,來為社會大眾提供人生的方向與解答,而不是放任扭曲的靈異節目來誤導群眾。這是身為大眾傳播媒體的消費者因該要注意的自身權利;然而反觀在現今的大眾傳播工具中電視或收音機這兩者的主導權其實並不是在我們消費者手上,雖然看起來選擇性很高,但是實際上節目本身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在本質上消費者本身並非是大眾傳播的消費主宰。

結論-媒體近用

      回顧以上所言一切,現今台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媒體亂象一直為國人所詬病。台灣的傳播媒體如果要達到替人民傳遞正確資訊的功能,則本身應該多加自律,擺脫收視率的控制,不要一心以商業利益為準則。而媒體業者應該不斷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在職進修,並且秉持公正、客觀的原則,將社會文化的傳承視為己任。媒體業者不但要向現在外在的社會亂象負起責任,也要對內部所要發布的節目作正確的規範與引導,保持立場中正,不受廠商或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審慎取捨節目內容。

      除了媒體業者及媒體人專業的過慮,慎選節目內容,閱聽人的品味與需求也會對節目的內容產生重大的影響。節目內容的取向之所以會偏差、資訊價值的衡量失去標準,這些現象大部分皆肇因於民眾的喜愛。民眾的喜好可以決定媒體業者在節目題材上的取捨。身為閱聽人,應重新思考我們與傳播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過去,民眾被視為媒體內容的接收者,只能被動地接收資訊;現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民眾不但升格為媒體決定節目時的依據,進一步地更可以用「拒看、拒聽」來捍衛自身的權益,間接打擊不良媒體。

      然而,要使民眾擁有足夠的閱聽素養,不至於濫用其影響力,則仰賴政府大力推動全民的媒體教育。不僅是社會人士及成人,就連兒童、青少年也該從小培養閱聽素養。除了正規的大學或大專院校教育,非正規教育如空中大學、社區推廣的媒體教育,也須同步發展;而此篇文章也希望在網路上看到的網友繼續的傳播下去,讓民眾看清楚我們國內媒體業者藉由民眾對於宗教、方風俗學說與靈異現象的不認識來斂財,來欺騙消費者。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想徹底改善媒體亂象,不能單單規範傳播媒體業者的節目內容;或只靠民眾的力量向政府主管單位檢舉不良節目,要求媒體提供高優質的節目與資訊。連同政府相關機構也應當以行政法令。所以要位廣大的民眾創造無害且健全的傳播媒體空間媒體、人民及政府三方面勢必要共同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協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